|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阿诗丹顿 » 山西 » 朔州 » 正文

用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8  浏览次数:126
核心提示:仁和区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综述   平地镇中心校

 ——仁和区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综述

 

  平地镇中心校学生。(李永弟 摄)

  福田芒果丰收。 (谭文军 摄)

  欢庆火把节。 (徐海涛 摄)

  □陈光鑫 本报记者 王南桢

  在仁和区二半山区,新建的村组道路连通着村子和外面的世界;富有民族特色的彝家新寨,住着依靠产业脱贫致富的彝族群众;校园里,穿着民族服装的孩童穿梭其中……如今,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仁和区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仁和区有少数民族人口5.1万人(其中彝族4.5万人),占总人口的19%。作为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区县,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2017年,仁和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民族工作主题,以“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环境良好”为目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全力推进“六进”创建活动、“八大”示范工程建设,千方百计谋发展,真情实意促团结,用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全力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抓统筹推进 汇聚发展合力

  仁和区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列为全区重要工作,于2017年7月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委常委、区委民宗工委书记担任创建办主任,形成了以政府牵头,人大、政协监督,部门、乡镇协作配合,上下联动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为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仁和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了仁和区“十三五规划”,并作为2018年度重点工作进行推进,研究出台了《仁和区整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方案(2017-2020)》等,将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党的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科学研判形势,合理统筹布局,确立了“通过两年的努力在2018年成功创建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两年的巩固提升,争取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奋斗目标,提出了“678”的创建工作思路,即以开展“六进”活动为主要载体,以“七个工作机制”为抓手,做到“八个示范”,突出“扶贫攻坚、特色产业、生态经济、康养旅游”的独特优势,全面推动示范创建工作整体推进。

  在创建工作中,区委、区政府及区级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专门领导,明确责任,安排资金,做到领导、责任、资金、措施“四落实”。通过落实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印发每月重点工作清单、及时报送工作动态、示范点位打造实行“一包到底”等多种方式,强力推动创建工作。

  抓发展投入 夯实物质基础

  发展是解决欠发达民族地区问题的关键。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财税、金融、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调整、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生态经济等多个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保障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同步小康。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边远民族地区为主攻方向,坚持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制定了“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规划,实施“两区”发展规划。这些政策更有利于民族地区在借势发展中抢抓机遇,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也为该区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进仁和区啊喇彝族乡啊喇村,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镶嵌在绿水青山之间;桃子、李子、板栗、核桃等果树扮靓了田间地头;31.4公里的水泥路连接着村部和5个村民小组……

  “我家是新修的房子,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屋,得益于仁和区实施的‘彝家新寨’项目。”啊喇村党员、团支部书记李文伍说,和他一同受益的彝族同胞有125户854人。

  不仅是住房得到改善,“彝家新寨”项目实施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村部到5个村民小组全部修通水泥路;建成水窖256口,完成2座水库、4个山坪塘、21.04千米沟渠建设;4个村民小组实现光纤全覆盖。

  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啊喇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举办了吆山节、自驾游、乡村游等活动,村里的稻花鱼等特色美食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2017年底,啊喇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啊喇村只是仁和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示范区建设中,该区用“抓项目、抓资金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推进脱贫攻坚,筹措扶贫资金8173万元,扎实推进彝家新寨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建成22个公共服务项目,完成107户易地扶贫搬迁。构建社会大扶贫模式,实施“龙头企业+贫困户”、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光伏扶贫等举措,解决了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以及125户贫困户增收难的问题,顺利实现8个省级贫困村退出。

  加快民族地区交通、水利、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截至2017年底,该区实现了乡村公路村村通、照明用电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村村通和村村有安全的饮用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预算收入、非公有制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抓传承保护 繁荣民族文化

  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风俗民情、动听的“山歌”、欢快的“打跳”、古老的“谈经古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名扬海内外。

  平地镇中心校的操场上,伴随着悠扬的曲调,学生们翩翩起舞,这套学校创作的《笛脚畅想》有着仁和第一操的美誉。学校将“谈经古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植入教材,成为“仁和区未成年人谈经古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被授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项目学校”。2016年8月,学校被仁和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仁和区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这里是各族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这里是温馨和睦的家园。

  近年来,仁和区大力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以新农村、旅游新村、民族新村、美丽新村建设为契机,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卫生、体育、农家书屋、农家超市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工程,平地镇成功申报里泼文化特色小镇和迤沙拉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迤沙拉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时以迤沙拉村为依托,带动了民族村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和阳光康养产业的发展。

  制定苴却砚文化产业规划,严格保护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了苴却砚文化博物馆,成功举办第九届苴却砚文化艺术节,促进苴却砚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挖掘“羊皮鼓舞”“谈经古乐”等地方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彝族文化。支持、引导各族群众举办彝族火把节、傈僳族吆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抓创建“六进” 促进和谐稳定

  福田镇是地处川滇交界少数民族散杂聚居区的小镇,以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发展落后。近年来,围绕特色芒果产业发展,该镇依靠“精、准、快”产业扶贫,先后投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674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70万元、农业科技推广资金133万元,建成优质芒果基地。强化财政资金整合,形成推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产业的培育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创造了“专家-示范户-对子户和一般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换模式,即“福田模式”,央视《新闻调查》和《看中国》栏目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

  如今,福田镇的石头山上,芒果种植面积已达2.8万亩,芒果产量1201.14万斤,2017年芒果总产值达2479.89万元。仅芒果一项,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达5267.4元,农户最高收入突破了100万元。2017年,全镇有32户115人通过种植芒果实现脱贫。

  在示范区创建中,仁和区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为载体,通过开展区、乡、村三级联建,着力打造了一批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产业支撑、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形成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仁和区还针对不同对象,丰富活动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创建知识、民族宗教政策,形成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滨河公园沿线设置了10余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等内容的雕塑,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教育效果。

  宗教和顺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仁和区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开展“慈善周”活动,引导宗教界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今年以来,宗教界共捐资100余万元,参与扶贫济困、就医助学、脱贫攻坚等工作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不断创新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宗教“三支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健全和规范宗教活动场所各项管理制度,积极教育引导宗教团结和睦、和顺,为社会办实事。加强宗教领域依法管理、创新管理,拓宽渠道,加强党同宗教界的联系。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仁和区将把示范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民区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宜人新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为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夯实基础。

 
 
[ 阿诗丹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阿诗丹顿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